《双峰作家》电台栏目第五十一期 | 学生作品两篇:月光下、小面馆
2024-10-16 11:31:2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戴戈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1291



各位亲爱的听众朋友,大家好!我是海霞,您正在收听的是由双峰县作家协会和双峰县融媒体中心FM88.8双峰人民广播电台共同创办的公益文化类栏目《双峰作家》。


这期栏目将给大家带来的,是两篇初中学生写的作文,你可别小看这些十多岁的少年,他们风华正茂,意气风发,一天天地在进步成长。而且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的世界,或许比我们这些成年人更清晰、更细致,那字里行间流露的质朴情愫,会在不经意间打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。


首先,我们要欣赏到的是作者王馨玉带来她的作品《月光下》,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心声。



 
《月光下》

作者:王馨玉 

指导老师:林凯辉

窗外的月光洒落在已经旧得发黄的照片上,照片里有两个人:一个是我,另一个人的手搭在我的肩上,她头发不长,眼角飘着几丝皱纹,雪白的牙齿笑得皎洁。月光吹散了我的心绪,于是我干脆放下笔,安然去接受这一场月光的洗礼。慢慢地,往事跟着月光涌现出来。哦,我又有许久没回外婆家了。


回家的小巷是昨日雨后的一片泥泞,我放下书包,坐在了屋檐下的长凳上。外婆却又搬了张椅子坐在对面,没有道破,我们都不约而同的生分了。我陌生地凝望着周遭熟悉的一切,这时,外婆开口说话了:“你都好久没来看外婆了,小时候你还说忘不了外婆,看来都是唬我的”。我刚想张嘴说些什么,却又半天不知该回答什么好,便什么也没说出口。外婆有些失望,但不一会儿,又开始一边叨叨一边笑着说:“你等我一会,我去给你拿个好玩意儿,等我,等我……”好像生怕我跑了似的。



回想起小时候,有月光的夜晚,外婆一边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,一边给我在柴火堆里烤上一个红薯。她柔和的双眸中融进了月色,也融进了我小小的身影。可那时的我厌倦了这老旧的故事,只将目光聚集在红薯上,却不曾注意到身边月光般的柔情……


“咚、咚——”听见外婆下楼的脚步声,我回了神。这时外婆手里握了一个玩偶,正笑盈盈地拍去玩偶上的灰尘,递给我。皎洁的月光从云边洒落下来,陈旧的玩偶在月光的照耀下,显得格外安静、亲切,那玩偶是外婆亲手给我织的。令人欣喜的是,虽然积淀了多年的尘垢,但岁月并没有改变玩偶的形状,它圆圆的小脑袋,腰杆挺得笔直。我看向外婆,外婆也一直看着我,目光温柔,像满天的月光一样沐浴着我,我不由自主地搂住了外婆。


月光洒落在泛黄的老照片上,我被扰乱了思绪,于是放下纸笔,任凭月光洗礼。心底里被唤起的,是美好的回忆。



谢谢王馨玉带来的《月光下》,作者王馨玉是双峰县的一名在读初二学生,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平时看起来很活泼调皮,没想到也有温柔细腻的一面。从散文《月光下》短短的几百个字中,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她和外婆变化微妙但永远密不可分的浓浓亲情。


接下来,我们要欣赏到的是作者吴盼龙带来她的作品《小面馆》。



 
《小面馆》

作者:吴盼龙 

指导老师:邓朝林

每次上完晚自习回来,我总习惯到一个小面馆吃上一碗牛肉面。小面馆离我家不远,名字就叫“路边小面馆”,简单而纯粹。


大概因为看过太多影视剧,我很容易将面馆与绿林好汉联系起来,以为里面应当摆设几条方凳,老板腆着肚子,满脸横肉。但现实让我有些失望,面馆摆设方凳是真,而老板是一对老年夫妇,人很和蔼,脸上总是带着微笑。他们还有一个孙女,在附近读小学,平时也来帮帮忙。


那段时间,父母忙里忙外,很少陪伴我,这让我少了依赖而多了心慌,心慌是我的独立性不足。有一天,上完晚自习后的我独自生着闷气,怨父母不来接我,中年夫妇似是察觉到我的异样,很小心地端上热腾腾的面条,然后在旁轻手轻脚地忙碌。小女孩奶声奶气地叫了爷爷奶奶,老年夫妇嘘了声指了指我,小女孩像是懂了什么,乖巧地走到老人身旁。我诧异而又感动,没想到会被陌生人这样小心地呵护。牛肉面吃到一半,我不经意朝里看了看,看见小女孩正在刷碗,刷完了用水冲洗,再将碗放进柜里,一举一动是那般娴熟自然。我心里一咯噔,瞬间释然了,我付了钱,带着自信与微笑走出了面馆。接下来,我独自回家,独自安排自己的起居,已不是刚才那个懦弱的少年。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面馆很普通,面积也很小,仅容得下三桌人,但布置得雅致,里面也整齐而干净。因为不是繁华地段,客人不多,但老年夫妇脸上总是流露着满足,闲下来时,老人会沏上一壶茶,打开收音机,听着小曲,而他的老伴则是教孙女识字写作业,偶尔也抬起头无限慈爱地看着自己的丈夫。



路边小面馆的门前有一盏灯,总是整晚亮着,我有时回家晚了,看到那盏昏黄而温暖的灯,心中便洋溢了感动与力量。我知道,这盏灯不单单照耀着我,也照耀着许多夜行的人们。


没人知道小面馆的过去,也没人会去猜老年夫妇的故事,但这样一家简单而纯粹的路边小面馆,在有风有月的晚上总会被人惦念,在孤独寂寞的旅程里被人感怀。我的人生有这么一间小面馆,朴素淡雅,芬芳扑鼻。



谢谢吴盼龙,吴盼龙写下这篇作文时也是一名初中学生,如今的他已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名大学生了。这位喜爱文学的理科生,已经成为当年班级老师们的骄傲。


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两篇学生作文,有女生的也有男生的。我想啊,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,不论是来自家人还是擦肩而过的路人,这个世界,因为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柔相待而更加美好。不论长大以后的你在哪里学习、工作、生活,家乡永远是你的家,是你可以停靠的港湾,永远有一个人,会在那橘黄的灯光下,等你回家。


好的,听众朋友们,以上就是今天的《双峰作家》栏目的全部内容,感谢收听。也非常感谢作者王馨玉、吴盼龙带来他们的作品,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,我们栏目每周五晚上8点首播,每周日晚上8点以及周一、周三中午12点重播,欢迎大家关注、期待。本节目编辑王海霞、谢阿琳,监审彭璀铌、曹乐乐,监制刘颂阳、胡柳莲。感谢您的收听,咱们下期节目再会!

本文配图来源网络




作者介绍:

王馨玉,女,双峰县永丰中学初二150班学生,兴趣爱好是主持和舞蹈。

吴盼龙,双峰县三立学校中15班学生,现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,双峰县永丰镇人。


END


责编:戴戈

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